明宣德时期御器厂仿烧哥釉瓷器时,底部用青花书写款识,可谓此品种的始创。哥釉青花于明代晚期较为常见,但烧制的器皿比较粗糙。万历朝的器物,纹片釉釉面闪米黄或黄色,开片纹路呈现粉红色,青花呈色多为蓝中闪灰或发黑,一般多用白、褐色等彩料堆绘出松鼠、花蝶、蟠螭等图案。清康熙朝制品的纹片釉开片呈米色或灰色,青花则青翠明快、色泽浓艳。古董拍卖 哥瓷起源的神秘导致了哥瓷鉴定过程中的复杂和不确定,鉴定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器型有:贯耳弦纹壶、贯耳八方壶、胆瓶、贯耳瓶、莲辨瓶、三足炉、鱼耳炉、绳耳炉、五足洗、三足洗、花口洗及各式碗、盘杯、碟等。
二.胎质有:瓷胎、砂胎二种;胎骨:有厚有薄;胎色有:黑色、深灰、灰色、土黄色等几种。
三.釉色有:1.灰青;2.月白;3.粉青;4.炒米黄。釉层失透乳浊。
四.开片有:1.金丝铁线(文武片),;2.鱼子纹片,纹片十分细小;3.百圾碎片,大小参差错落;4.牛毛纹片,为大开片里有细小如牛毛状小开片。除土黄胎者外,均有“紫口铁足”特征。古董拍卖
五.气(釉)泡:用40倍显微放大镜观察,釉泡如聚沫攒珠状,俗称唾沫状釉泡,层次分明,通透,大中小气泡有序分布。
“汝、官、哥、钧、定”瓷器历来备受藏家推崇,在瓷器界也异常珍贵。尤其五大名瓷中的哥瓷,历来被认为是最神秘的瓷器之一,其起源一直备受争议,也成为了瓷器历史上的未解之谜。哥瓷之所以珍贵,并不仅仅是因为其本身的精致、技艺和神秘,也在于它的稀有性。学界有相关人士统计,瓷器鉴定,全世界哥瓷总量大约有一百余件,远低于元青花的存世量。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