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珐琅鼻烟壶是以红铜(少数用金)造型,表面先涂一层白釉作地,再用彩釉画图案,又经烧烤、镀金而成。它具有体轻、明亮、绚丽、装饰内容丰富等特点,所以最适于制造鼻烟壶。匠师们以惊人之笔,在方寸大小的器表上精心布局,构图精美,创造出各种完整工致的图案。不但画出了画史上最小的画,而且表现了广泛的题材,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无不入其画。并且运用皴、染、点、擦等绘画技法,使各种物象达到了真实又生动的效果,令人叹为观止。画珐琅鼻烟壶是在清康熙年间由清宫造办处烧造成功的,但它又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康熙时期生产规模有限,传世鼻烟壶稀少。雍正时,造型上设计出了葫芦式、荷包式等新款式,色彩富于变化。乾隆时造型更加繁多,装饰与纹样包罗万象,色彩更加富丽堂皇。
清代文物中有一个名字叫做画珐琅,人们通常称之为珐琅彩。不过,在历史档案中有另一个叫法,即××胎珐琅。通常画珐琅的收藏价值比较大,特别是针对珐琅鼻烟壶,更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清代有六种材料的胎用于画珐琅:金、银、铜、瓷、玻璃、宜兴,即金胎画珐琅、铜胎画珐琅、银胎画珐琅等,其中铜胎画珐琅是最早的。银胎画珐琅也叫银烧蓝。瓷胎画珐琅是现在最贵的品种,俗称瓷胎珐琅彩。宜兴胎画珐琅大部分都是康熙年间的,基本都在台北故宫,北京故宫很少。
在各种画珐琅中,工艺难度的是玻璃胎,但是现在市场上玻璃胎画珐琅拍不过瓷胎的,这是大家认知不充分造成的。玻璃胎画珐琅的成功率低,是因为它是二次烧成,先把玻璃烧成某种器形,再用珐琅来绘画;之后再烧,温度高了,玻璃就碎了,温度低了,珐琅颜色出不来。所以清代玻璃胎画珐琅的生产量最少,极为珍贵。北京故宫收藏的清代玻璃胎画珐琅器大约才20多件。多年前我只在香港佳士得看见过一件玻璃胎画珐琅西洋人物八方形笔筒极好,似乎拍了大约6000万港币。现在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的价钱已经逼近一千万元了。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